摘要: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涉及注冊會計師的訴訟案件呈日益上升的趨勢,因此,如何避免法律訴訟,已成為我國注冊會計師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就此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經營失敗;審計業務約定書;風險基金
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它是一個容易遭受法律訴訟的行業,受害人總想通過起訴注冊會計師盡可能使損失得以補償。因此,法律訴訟一直是困擾著西方國家注冊會計師職業界的一大難題。近幾年來在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也發生了一系列震驚整個行業乃至全社會的案件。因此,如何避免法律訴訟,已成為我國注冊會計師非常關注的問題。
一、造成對注冊會計師進行法律訴訟的原因
導致注冊會計師被控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被審計單位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審計人員方面的責任;有的是雙方的責任;還有的是使用者錯誤理解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一)被審計單位方面的責任
1.錯誤、舞弊和違反法規行為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被審計單位由于疏忽、誤解等原因,在注冊會計師所審計的會計報表中產生了錯報或漏報。如原始記錄和會計數據的計算、抄寫錯誤;對實施的疏忽和誤解;對會計政策誤用等。二是被審計單位故意在注冊會計師所審計的會計報表中造成錯報或漏報。如偽造、編造記錄或憑證;侵占資產;隱瞞或刪除交易或事項;記錄虛假的交易或事項;蓄意使用不當的會計政策等。三是被審計單位故意或非故意地違反除《企業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會法規之外的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規章的行為。
對于上述被審計單位錯誤、舞弊和違反法規行為,審計人員只要嚴格遵守專業標準的要求,保持職業上應有的認真和謹慎,并通過適當且必要的審計程序,是可以將會計報表中存在的重大錯誤、舞弊和違反法規行為檢查出來的。但由于審計測試及被審單位內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審計人員不可能發現和披露出會計報表中所有錯報或遺漏情況。這并不意味著審計人員對未能查出的會計報表中錯報或遺漏沒有任何責任,關鍵要看未能查出的原因是否源自審計人員本身的過錯。
2.經營失敗
被審計單位在經營失敗時,也可能會連累到審計人員。比如因經濟蕭條、決策失誤或同行之間意想不到的競爭等,而導致無力歸還借款或無法達到投資人期望的收益就是經營失敗。由于審計只限于抽樣,有些隱蔽較好的欺詐極難發現,所以審計過程中總是存在不能發現會計報表重大錯報項目的風險。因此一但出現審計失敗,被審單位可望從會計師事務所或其保險公司取得賠償,往往控告審計人員從而使會計師事務所蒙受損失。
(二)審計人員方面的責任
如果不是注冊會計師方面的原因而給被審單位或第三者造成損失,注冊會計師將不負法律責任。但是,也有些會計師事務所因違約、過失和欺詐等行為惹來官司。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當違約給他人造成損失時,審計人員應負違約責任。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在商定期間內,未能提交納稅申報表或違反了與被審單位訂立的保密協議等。第二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本沒有遵循專業準則或沒有按專業準則的主要要求執行審計從而出現審計過失。第三是由于審計人員舞弊、欺騙或坑害他人的故意行為,明知委托單位的會計報表有重大錯報,卻加以虛偽的陳述,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三)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的期望值過高,以及司法部門對受害人的保護
隨著已審財務報表的使用人對注冊會計師責任的了解增加,使用人同注冊會計師職業之間存在的期望差距日益增大,總是期望審計人員在技術上具有充分勝任工作的能力,查找并發現所有無意和故意的重要錯報;法院也可能在某段時期出現明顯傾向于保護使用者利益的趨勢,報表使用者以報表未達到期望為由趁機控告審計人員。
二、對注冊會計師避免法律訴訟的建議
1.嚴格遵循職業道德和專業標準的要求
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水平如何,是關系到整個行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大事。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時首先應遵循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其次還必須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不但要熟悉會計、審計、法律、稅務、企業管理的標準與實務,還應具備高水平的職業判斷能力。第三要遵守獨立審計準則等審計職業規范,合理運用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第四要嚴格遵循專業標準要求,可以使注冊會計師通過實質性測試把檢查風險控制在理想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審計風險,從而避免法律訴訟或在涉及的訴訟中保護注冊會計師。
2.建立、健全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制度
審計準則規定了審計工作應達到的質量水平,要想使審計工作真正達到規定的質量水平,就必須實行質量控制。質量管理是會計師事務所各項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關鍵。如果一個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不嚴,很有可能因為一個人或一個部門的原因導致整個會計師事務所遭受滅頂之災。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建立、健全一套嚴密、科學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并把這套制度推行到每一個人、每一個部門和每一項業務,迫使注冊會計師按照專業標準的要求執業,保證整個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
3.與委托人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
審計業務約定書是會計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共同簽署的,據以確認審計業務的委托與受托關系,明確委托目的、審計范圍及雙方應負責任與義務等事項的書面合同。業務約定書具有法律效力,會計師事務所不論承辦何種業務,都要按照業務約定書的要求與委托人簽訂約定書,這樣可以使注冊會計師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議。
4.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業務,審慎選擇被審計單位
在很多案件中,注冊會計師之所以未能發現錯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了解被審計單位所在行業的情況即被審計單位的業務,僅憑對方有關的資料,就有可能發現不了錯誤。中外注冊會計師法律案例告訴我們,注冊會計師如欲避免法律訴訟,必須慎重地選擇被審計單位。一是要選擇正直的被審計單位,這就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委托之前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對被審計單位的歷史情況有所了解,評價它的品格,弄清委托的真正目的,尤其是在執行特殊目的的審計業務時更應如此。二是對陷入財務和法律困境的被審計單位要尤為注意。中外歷史上絕大部分涉及注冊會計師的訴訟案,都集中在宣告破產的被審計單位。因此對那些已經陷入財務困境的被審計單位要特別注意。
5.提取風險基金或購買責任保險
注冊會計師是“不吃皇糧的經濟警察”,會計師事務所的經營風險決不亞于企業,因此,在西方國家投保充分的責任保險是會計師事務所一項極為重要的保護措施。盡管保險不能免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訴訟,但能防止或減少訴訟失敗的財務損失。我國《注冊會計師法》也規定了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按規定建立職業風險基金,辦理職業保險。
6.加強注冊會計師隊伍建設
當代社會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新問題、新方法、新制度大量涌現,注冊會計師的業務領域也在不斷地拓展和深化。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必須適應時代的要求,按著注冊會計師協會的規定,不斷接受后續教育,更新和提高專業知識,保持和發展專業技能,熟悉并掌握現行各種有關規定和實務標準,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才能在審計執業中減少審計失敗。
- 發表評論
- 我要糾錯